發布人:
吳忠陽 鄭州市工信局黨組成員、一級調研員
陳金芬 鄭州市工信局新聞發言人、二級調研員
楊繼武 鄭州市工信局電子信息產業辦公室主任
張 海 鄭州市工信局食品工業辦公室主任
王智敏 鄭州市工信局原材料工業處副處長
主持人:
崔 源 鄭州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辦主任
時 間:2022年6月22日9:30
鄭州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辦主任 崔源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為深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激發創新內生動力,發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鄭州市研究出臺了《關于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6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及《關于加快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大對先進制造業支持力度,希望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營造環境,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為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筑牢扛穩工業經濟“壓艙石”責任。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們將重點介紹和解讀“6+1實施意見”,并回答記者提問。
首先,我介紹一下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各位發布人,他們是:
鄭州市工信局黨組成員、一級調研員吳忠陽先生;
鄭州市工信局新聞發言人、二級調研員陳金芬女士;
鄭州市工信局電子信息產業辦公室主任楊繼武先生;
鄭州市工信局食品工業辦公室主任張海先生;
鄭州市工信局原材料工業處副處長王智敏先生。
下面,請吳忠陽先生就《實施意見》總體情況作以介紹。
鄭州市工信局黨組成員、一級調研員 吳忠陽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同時對長期以來關注、支持鄭州制造業發展的各位新聞戰線上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根據新聞發布會安排,由我對《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6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及《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6+1實施意見”)出臺的相關情況向大家作簡要介紹。
一、出臺背景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加快科技創新引領、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黨中央高度重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同時,總書記也高度關注鄭州制造業發展,2014年在鄭州中鐵盾構考察調研時就提出了“三個轉變”重要思想,2019年5月21日,在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上提出,要加快推動制造業發展“三大變革”。同年9月17日,總書記在鄭煤機考察調研時進一步強調,要堅定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強自主創新,發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國制造業和實體經濟搞上去,為鄭州加快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質升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今年2月份,河南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強省的若干意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要求及時研究我市進一步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軟件產業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為此,市工信局立足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緊扣鄭州產業發展實際和方向,廣泛借鑒北上廣深以及成都、濟南、無錫、貴陽等地市先進經驗措施,在廣泛征求企業家代表、行業協會及知名專家等社會各界人士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鄭州市“6+1實施意見”,以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內容
本次出臺的6+1實施意見,主要是進一步明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軟件產業發展方向、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吸引、指導企業集聚發展,為加快建設國家先進制造業高地提供支撐。6+1實施意見根據各自行業發展的特點,分別制定了任務目標、推進措施和支持政策。合計制定政策88條,支持力度大、干貨多,其中一半是結合執行情況,對現行政策進行了優化調整,一半是結合我市實際,新增的具有我市特色的政策措施。
(一)在六個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除各行業特有的支持政策外,還有以下幾項共有政策:在企業做大做強上,鼓勵企業申報行業百強、國家級產業產品目錄,對進入百強、國家級目錄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在擴大宣傳上,對重大的行業會議、論壇活動進行補助,對企業參加國內外展會給予補助;高度重視人才培育和引進,除了要吸引進高端人才來鄭創新創業外,更加重視培養普通工人和技術工人。在新建項目上,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力度,在現有支持政策上,將獎勵額度提上2個百分點。各項政策由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負責實施,明確了責任,有利于各項政策獎補標準一致。
(二)在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方面。明確了發展目標,提出到2025年,核心產業規模要達到1000億,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主要在網絡安全、智慧交通、智能傳感、人工智能、區塊鏈、虛擬現實等11個方面發力,同時配套制定了15條支持政策,主要在企業發展、關鍵領域技術突破、創新研發平臺建設、軟件產品推廣應用、軟件園區建設及承載能力提升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進一步激發我市軟件企業發展活力,帶動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謝謝大家。
鄭州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辦主任 崔源
謝謝吳忠陽先生的發布。接下來,歡迎各位記者朋友就本次新聞發布會關注的問題進行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新聞機構的名稱?,F在提問開始。
經濟日報記者
請問,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趨勢,技術創新對于這個產業來說尤其重要,請問這次政策里,對于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方面有哪些具體政策?在鼓勵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方面又有哪些?
鄭州市工信局新聞發言人、二級調研員 陳金芬
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汽車及裝備制造產業是鄭州市確定的戰略支撐產業之一,未來將進一步對引領汽車產業發展的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進行重點支持。
鄭州市大力發展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主要從推進整車制造高端化、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配套能力、提升汽車配套服務能力三個大的方面入手,明確了創新引領、平臺建設、車聯網先導區建設、多場景示范運營、優先支持土地供應等11個方面、17條具體政策,尤其在企業創新方面,通過以下3個具體措施進行支持。一是創新能力建設補貼。鼓勵企業開展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集成技術、共性技術的研發,對于已完成產業化的重點研發項目給予補貼,對列入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點項目的,按照國家補助標準給予1:1配套支持。二是新品研發補貼。對生產企業新列入工信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的單一新車型,每款車給予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單一企業補貼不超過300萬元。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新品上市一年內銷量超過1000臺,按照銷售收入的5%給予研發補貼。三是新品上市獎勵。新品獲得國家工信部公告之日一年內,乘用車單車新品市場銷售2萬臺或銷售收入達到15億元以上,按照銷售收入的1%給予獎;商用車同一能源類型市場銷量超過2000臺或銷售收入達到5億以上,按照銷售收入的2%給予獎勵。
高端裝備制造業方面,主要是結合鄭州目前產業發展的實際、特點、趨勢,通過鼓勵創新、產銷協同、示范應用、合作發展等進行支持,如:鼓勵產業鏈前端的創新研發方面,對企業研發的新產品銷售額首次超過2億元的按3%給予獎勵;鼓勵產業鏈供應鏈協同方面,對企業承擔重大專項給予1:0.5的配套支持、對新建項目按投資額的12%給予獎勵;鼓勵應用端的示范推廣方面,對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給予獎勵并推廣應用;鼓勵合作交流方面,對舉辦有行業影響力交流活動的企業按投入給予20%的補助。以此,通過產業政策具體條款以小帶大的撬動作用,拉動產業進一步補短板、強鏈條發展,與以往政策相比,總體上更加側重于培育和健全產業鏈。
河南廣播電視臺記者
請問,軟件產業是推動兩化深度融合的一種基礎性產業,而工業互聯網是這種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興業態與應用模式,新政策有哪些具體支持措施?
鄭州市工信局電子信息產業辦公室主任 楊繼武
此次出臺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政策,分別對這兩種產業進行了多方面的支持。對于軟件產業,在市場主體培育方面,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對規模以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給予獎勵,單個企業每年最高300萬元;對新設立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三年內年度營業收入達到1億元以上的,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對首次入選全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強”等榮譽的企業,給予300萬元獎勵。在產品技術創新方面,支持平臺型軟件企業開放核心工具、算法等平臺能力,為開發者導入流量、技術等資源,按照服務收入的20%,每年最高給予300萬元補貼;對河南省“首版次”軟件產品,每個給予10萬元獎勵。在搭建載體平臺方面,對首次獲得國家級、省級軟件類基地(園區)的運營主體,每年可以分別給予150萬元、100萬元經費補貼,對“云上園區”每年再增加50萬元補貼;鼓勵園區開展企業服務活動,每個園區每年可給予最高50萬元活動補貼。
對于工業互聯網,除了常規的支持政策以外,著重在“建平臺、推平臺、用平臺”三個環節加大了支持力度:一是在平臺建設方面,針對我市國家級雙跨平臺缺失問題,制定了獎勵措施,被工信部認定為雙跨平臺的鄭州本地平臺、總部落戶鄭州的雙跨平臺,一次性獎勵1000萬元;對認定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按照項目建設金額的30%,給予牽頭單位最高200萬元的獎勵。二是在平臺推廣方面,按照平臺年度服務收入的30%給予補助,每年最高500萬元。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工業互聯網資金支持的,市財政按照50%給予配套。鼓勵工業互聯網服務商依托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開展服務,按照年度服務收入的10%給予補助,最高200萬元。三是在平臺使用方面,持續實施“萬企上云上平臺”行動,開展上云企業“星級”評定,鼓勵企業深度上云。實施差異化的上云上平臺鼓勵政策,按照不超過合同金額的70%給予補貼,每家企業每年最高100萬元。對依托鄭州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節點開展應用的企業,根據年度新增標識注冊量,可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
大公報記者
請問,鄭州市在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方面有哪些實打實的舉措?
鄭州市工信局食品工業辦公室主任 張海
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多嵵菔腥嗣裾k公廳關于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根據我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現狀,提出到2025年,力爭全市生物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以上,帶動生物材料、醫藥流通及醫療服務等相關配套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以上。力爭新增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3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5家以上。培育主營業務超十億元企業15家,超億元企業30家以上,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5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在體外診斷、特色中藥、水針劑及重大診療器械等特色優勢領域形成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生物醫藥品牌。
為此,《實施意見》提出了推進5項重點任務,落實10條支持政策,預計市財政新增支出約7000萬元。培育壯大生物醫藥企業方面,一是對首次進入中國醫藥工業百強的企業,給予3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單品種年銷售收入首次突破5億元、3億元、1億元的藥品和醫療器械,分別獎勵50萬元、30萬元、20萬元。二是對上市許可持有人委托我市生物醫藥企業生產其所持有產品,且銷售稅收結算在我市的,按該品種較上年新增銷售收入的1%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對中標國家藥品集中帶量采購且采購金額超過1億元的品種,每個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建立健全產業服務體系方面,對建設醫藥合同研發機構(CRO)、醫藥合同外包生產機構(CMO)、醫藥合同定制研發生產機構(CDMO)等產業應用基礎平臺,以及實驗動物服務平臺、檢驗檢測平臺、轉化醫學中心等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按照設備和軟件投入的30%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對已建成運營的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按照其上年度為非關聯生物醫藥企業(機構)服務金額的10%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提升生物醫藥創新能力方面,一是對超前研究生物醫藥領域重大科學前沿或重大產業前瞻問題,瞄準藥物新靶標發現、細胞治療藥物設計、制劑成型理論、分子影像、手術機器人等前沿方向,組織開展原創性研究和底層基礎性技術研究,獲得省級、國家級科學技術獎的醫藥項目分別給予500萬元,1000萬元資金獎勵。二是對生物制品(預防和治療用)、化學藥和中藥,完成Ⅲ期臨床試驗企業,給予10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取得新藥證書或生產批件企業,給予5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提高生物醫藥質量水平方面,對藥品(含原料藥)或醫療器械首次獲得FDA、CE、EMA、PMDA、WHO等國際認證的企業給予2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首次獲得國際GLP、GCP資質的企業給予2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首次獲得國家GLP、GCP資質的企業給予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頂端新聞記者
請問,本次出臺的新材料產業發展支持政策有哪些亮點?
鄭州市工信局原材料工業處副處長 王智敏
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新材料是先進制造業的支撐和基礎,中央、省、市各級都高度重視新材料產業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在當前新一輪產業升級和科技革命大背景下,新材料產業必將成為未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基石和先導,對全球經濟、科技、環境等各個領域發展產生深刻影響”。作為我市的優勢產業,新材料產業被納入省市重點產業鏈推進機制,需要更加有力、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加快發展。
此次出臺的《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針對新材料產業企業在科技創新、產品推廣應用、擴大規模能級、高端化轉型和綠色發展等方面短板弱項,提出了具體詳實管用的支持措施,特別是在加快新材料產品的推廣應用方面,較以往政策有了一些創新?!秾嵤┮庖姟访鞔_,對符合國家《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內的產品,按照年度的銷售總額給予最高200萬元的獎勵;對納入國家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試點支持的,給予一次性獎勵;鼓勵新材料企業瞄準前沿發展方向,加快先進產品研發推廣,引導企業用好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加強新材料應用風險控制和分擔。同時,推動鋁工業的高端化轉型,建立《鄭州市高端鋁加工產品和高端氧化鋁產品目錄》,對符合《目錄》要求的產品,按照銷售額達標、增長進行獎勵,最高達1000萬元。引導企業瞄準行業發展方向,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產品技術含量、附加值,積極拓展應用領域,不斷搶占產業鏈制高點和價值鏈中高端。
正觀新聞記者
請問,將采取哪些舉措助推鄭州市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鄭州市工信局新聞發言人、二級調研員 陳金芬
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本次出臺的《加快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瞄準低碳循環經濟技術發展需要,旨在提升節能環保產業鏈上游裝備產品發展水平,擴大中游節能環保產業規模,做強下游節能環保產業服務,構建產業間耦合、上下游銜接、技術先進的節能環保產業鏈。為此,《實施意見》提出,圍繞市場應用面廣、節能減排潛力大、產業拉動效應明顯的重點行業企業,加快先進技術裝備的研發、推廣和產業化;積極引導企業開展節能環保低碳項目改造,促進工業綠色發展。
具體支持政策上,在企業方面,首次列入國家、省級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等“綠色系列”試點示范的,分別給予100萬元和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在項目方面,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光伏發電項目和赤泥綜合利用項目,按照設備和軟件投資額的12%,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企業開展節能、節水、降碳、減排改造,實際效益達到10%以上的,按設備和軟件投資額的15%,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在要素保障方面,按照“畝均論英雄”綜合評價結果,對A類企業擇優推薦為示范企業;在環保管控、有序用電期間,對A類企業實施差別化管控,享受更多優惠政策。
鄭州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辦主任 崔源
好,謝謝。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現場提問就到這里,各位記者朋友如有其它采訪需求,請在會后與工信局等相關發布單位聯系,進行深入采訪了解。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鄭州正錨定“兩個確?!眾^斗目標,全面開展“三標”活動,深入推進“十大戰略”行動。在此,希望各位媒體朋友,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做好宣傳報道,為加快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質量發展區域營造良好的氛圍。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發布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再見。
![]() |
聯系我們
|
鄭重聲明
|
網站地圖
|
電子政務外網接入測試
主辦單位: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地址:鄭州市中原路233號 郵編:450007 網站標識碼:4101000002 豫ICP備05012610號 ![]() |
![]() ![]() |